自職棒開打以來,台灣能夠有個符合國際標準的室內棒球場一直是棒球迷的期待,經過十年的興建,終於迎來了正式使用,在 2023/11/18 進行了萬人觀眾的測試賽,由 U23 培訓隊出賽亞錦賽培訓隊。
從戶外到地下一樓的入口,整體來說動線流暢,球迷間的間隔也足夠,由於內、外野和不同樓層有不同出入口,應該就算滿場的情形下散場也不會有太大問題。

進場後屋頂的感覺像是大阪巨蛋的樣子,但基地比較寬闊,不會有過於陡峭的感覺,觀眾席的坡度適中。球場內人工草皮的顏色偏淡,對觀眾的眼睛是比較友善的。球的彈跳與滾動的速度,比較像是名古屋巨蛋的感覺,考驗內野防守的確實性。

照片中看外野的大螢幕偏小,但實際上並不會。未來如果要改善可以在左右兩邊再放同樣大小的螢幕來補強。左右外野邊線標竿附近各有一個輔助螢幕,也可以作為其他球賽資訊的展示之用。但這個螢幕放的位置,很可能會被界外飛球擊中,若沒有適當的防護,不知道會不會很容易被打壞。

座位大小與間隔比較普通,就跟一般去過的桃園、新莊球場差不多,內野座位後方的空間足夠大,男廁提供能提供的使用人數也夠多,在內野區域全滿的情況下,五局結束的中場休息時間,排隊也不會太久。餐飲提供的攤位有點太少,無法應付萬人以上的需求,或許正式比賽時會安排在座位區後方的空間吧。
球場內不會有悶熱的感覺,無論坐在哪都感覺有微風空氣流動的感覺,而且空氣品質明顯的比場外大馬路上好太多,明顯的是有專業的空調、空氣清淨設備在運作。
另外常有人提到的球場屋頂或外野有可能會吃球的問題,應該不太可能發生,這些地方的灰色感還是跟白色的球有明顯差距,而且未來有觀眾跟廣告布幕的話,影響會更小。

整體來說,進到台北大巨蛋,感覺就和去過的日本職棒巨蛋球場很類似平分秋色,甚至在空氣、光線、溫度上感覺更舒服,這大概可能是新球場的優勢吧。坐在球場上馬上就能感受到台灣未來許多棒球的傳說會在此誕生,會上演許多令人難以忘懷的比賽,這是新時代的開端!而我們都會參與其中,令人無比激動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