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棒球迷早安午安晚安,我是阿嘟 Kai,如果提到熱身賽最恐怖的球隊,或許有的人想到的會是宇宙邦,不過,今年的官辦熱身賽最可怕的隊伍,就是已經締造六連勝的中信兄弟,今天的就讓我們來研究一下,究竟中信兄弟為何能夠創造六連勝的情況,那我們廢話不多說,就直接開始我們今天的分享吧!
完整影音版請點擊下方收看:
1. 投手群表現
目前中信兄弟的團隊投手群,繳出的防禦率和whip值是2.33和1.22,防禦率排在聯盟第三的位置,所以其實中信兄弟在熱身賽的投手群表現,表現的是真的蠻不錯的。
不過中信兄弟的團隊投手,他們所繳出的揮空率或是三振率等等,所有和投手有相關的數據都不是在聯盟第一,都是被樂天和富邦兩支球隊佔據,甚至三振率和揮空率都低於聯盟平均,但他們卻能夠力保不失,關鍵就是在於他們的被安打率相當低。他們目前6場比賽下來的被安打率是8,相較於聯盟最高數據統一獅的10.6,中間可以看出有一段差距,所以換句話講,現在中信兄弟的投球策略,就有點像是我投球給你打,但你怎麼打就是打不好,加上中信兄弟團隊的保送比現在也控制的非常不錯,所以對手如果要上壘的話,也不是一件輕鬆簡單的事情,就算不小心保送了一個投手,還是能讓對手打不好他們的球。

中信兄弟投手盧孟揚(球狂網站攝影:Chiao)
除此之外,他們投手群讓對手的揮棒率是45.8%,被打出飛球的比率是40.7%,其中揮棒率是聯盟倒數第二低,被打出飛球的比率是這幾場比賽下來的前兩名,代表他們投手投出來的球能讓對手卻步,不知道到底是要揮還是不要揮(團隊好球率高),但最終是一顆好球進壘,逼迫到他們要揮棒後,打者想揮棒卻又打出一顆高飛球出局,使得他們的揮擊變成是無效的揮擊,中信兄弟陣中確實有不少這樣的投手,都是看起來是軟軟的球,但進去後卻像毒蘋果一樣,再靠著隊友守備完成出局數,讓你只能帶著懊惱回到休息室,像吳哲源就是代表的投手之一,所以他們的團隊BABIP、殘壘率和被打擊率,全部都是聯盟前段班的數據。
不過一定就會有很多人心想,團隊投手群的防禦率明明是聯盟第三,那為什麼他們卻能排在聯盟第一呢,那是因為除了投球之外,中信兄弟的打擊幫助投手群不少!
2. 團隊打者群表現
平野惠一曾經對中信兄弟的打者群說過,上壘率才是真正能幫助到球隊的部分,所以中信兄弟目前的上壘率也是最高的沒錯。但你一定會想,這樣保送率是不是會很高,不對,中信兄弟不是一支單純靠著保送上壘的球隊,目前幾場熱身賽下來,他們選到的保送率是9.2%,雖然數據表現還不錯,但僅能排在聯盟第三名,因為中信兄弟已經進化成是一支,選球是選自己想要打的球,不想打的球都能破壞掉,而不是只想著選球是要等保送,只要選到他們想要打的球,他們就會像一頭保護小象的大象一樣,全力揮擊衝撞對手,讓對手只要有一顆失投球,必定會是重傷害的情形出現。
這點就可以從他們的出棒率去看,他們的出棒率是聯盟最高的49%,而且他們還不是瞎揮,是認真的鎖定球路去揮擊,所以他們的揮空率是聯盟最低的18%,其中又以岳東華僅3.8%的揮空率最為可怕,加上他們兩好球後擊球框反而變更大,完全就是一支打擊毫無死角的球隊,那出棒後打到球如果說是無效的擊球,那相對一定也會讓人家失望,但中信兄弟揮出來的球感覺都有長眼睛,他們在這幾場熱身賽下來,把球打在界內後形成安打的機率超高,這也讓對方投手非常難受啊,你不打就不打,我投引誘球你也不打,好球投進去你就打,啊結果一打就是安打,這根本是開外掛的等級了吧!

中信兄弟野手曾頌恩(球狂網站攝影:Chiao)
最後一個我有觀察到的點,就是過往日式教育是所謂的把球打平打強,所以給人家的印象就是他們會把球都往地板砍,去年中信兄弟團隊滾飛比也確實大於1,但熱身賽幾場比賽下來,中信兄弟好像不再是把球往地板打,反而是變成一半一半,甚至有多半時間都把球往空中打,加上他們把球打進場內後的安打率很高,所以如果是把球往天上打的話,那送到外野手中間的洞的機率更高,那也就更能夠擊出長打,對方投手一定感覺到超難受,所以綜合整體下來,現在熱身賽的中信兄弟雖然投手群不像樂天或是富邦來得可怕,但他們投手就是能讓你打不好,加上投手後面有聯盟第一的銅牆鐵壁,所以對方打者很不容易從兄弟手上得分,除此之外,他們還有著不錯的火力掩護,能夠幫助投手群安定他們投球的心理,因為掉的分數打者能一分一分幫他們追回來,那打者的部份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是,打者選球已經領悟到極致了,不單單是選球上壘,而是選想要打的那顆球,如果不小心兩好球後還能把引誘球破壞掉,所以他們的揮空率、揮棒率和兩好球後被三振率,這三項數據都是可觀的數字,加上他們開始把球往外野送,所以長打的機會一定又能增加很多,造就了他們的打擊數據成為官辦熱身賽第一的結果,以及成為官辦熱身賽目前第一名的球隊,同時目前勝率也是100%,真的是非常的厲害。
好啦,那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囉,如果你喜歡我今天的文章,可以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,或是繼續關注球狂運動網,我是阿嘟 Kai,我們下次見啦,掰掰!
